- 天兵科技专注液体火箭研发,团队多来自航天系统,技术实力强且融资较多
- “天龙二号”是全球首个首飞即成功的民营液体火箭,近地轨道运力达2吨
- “天龙三号”对标SpaceX猎鹰9号,采用9台天火12发动机并联,计划2025年首飞但遭遇试车事故
源自 |蓝色的红海蓝色的红海 2025-08-05 22:10
天兵科技成立于2015年,跟其他民营火箭公司有点不一样,天兵科技没有做过固体火箭, 其核心业务和技术路线都集中在液体火箭领域,尤其是液氧煤油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和运载火箭。
说到天兵科技,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说他们的风格比较激进,但因为团队成员很牛,又具备这个实力。
确实,天兵科技的创始人“康永来”曾担任我国航天一院研究室主任,在体制内工作了20年。团队成员也多数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其中有好些都曾是研究员(航天体制内的最高的职称,就好比大学里的教授职位),拥有丰富的液体火箭研发经验。(这可能也是天兵科技专注于液体火箭的原因之一)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康永来还曾在蓝箭航天担任过CTO,在朱雀一号未能完全成功入轨后离开了蓝箭航天,创立了天兵科技。
跟前面的民营火箭公司相比,天兵科技成立的时间比较晚,但这也并不一定是坏事,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路线。公司成立不久就推出了自研的火箭发动机“天火系列”。
“天火3号”是一款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这是一款可以在常温储存燃料的发动机,虽然它安全性相对较低,但还是帮天兵科技在19年-20年间完成了5轮融资。 ( 天兵科技在民营火箭公司中属于融资较多、发展迅速、技术实力较强的公司 ,融资规模和融资轮次在民营火箭公司中也处于较高水平)
之后,在21年4月,天兵科技提出了“三机两箭”的计划,三机是指三款自研发动机“天火11”、“天火12”、“天火13”;两箭则是“天龙二号”和“天龙三号”。
这里篇幅关系,我们就讲讲“天火-11”。
它是目前国内唯一可重复使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也是国内商业航天领域首款“闭式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闭式循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火箭发动机循环方式,与开式循环相比,它的燃气发生器燃烧产物不会直接进入主燃烧室内,而是通过涡轮驱动涡轮泵,再将燃料和氧化剂送入主燃烧室。(SpaceX的 “梅林“发动机就是比较传统的“开式循环”,关于这一点后面可以单独来聊)
“闭式循环”能实现更高的燃烧效率和更稳定的燃烧过程,并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天火-11”具备大于50次的重复使用能力,在推力、比冲、效率等方面均优于一些国际同类发动机。
“天火-12”和“天火-13”这里就简单用表格来跟“天火-11”进行一下对比:
天兵科技的火箭系列名字叫“天龙”。
其中2023年4月发射的“天龙二号”是我国首个成功入轨的民营液体火箭。“天龙二号”的成功也使天兵科技成为了全球第一个首飞就成功的民营液体火箭公司。(其余公司的液体火箭首飞都未成功)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可能会觉得奇怪,怎么天兵科技的“天龙二号”是发射的第一个火箭?在“天龙二号”前面的“天龙一号”呢?
确实,目前公开资料中没有明确提及“天龙一号”的具体信息,我们只能根据部分资料来推测。“天龙一号”可能是天兵科技早期计划中的一个项目,但大家知道,每个项目的研发进度都是不一样的,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天龙一号”的研发进度落后于了“天龙二号”,甚至可能被直接跳过或者取消了。
这也从另一面说明“天龙二号”在技术路线上更先进、更成熟。(当然也有声音因为天龙一号的事情称天兵科技为“PPT公司”)
天龙二号为三级液体运载火箭,采用液氧煤油作为推进级,箭身直径为3.35米,全场32.8米,起飞质量为153吨,起飞推力为193吨。
第一级配备3台航天六院的“YF-102”发动机,每台海平面推力为620千牛,海平面比冲不小于275.5秒。
第二级配备1台TH-11发动机,推力为300千牛。
第三级配备1台TH-31发动机,推力为3千牛。
其近地轨道运力为2吨,500公里高度太阳同步轨道运力为1.5吨。
那么“天龙三号”呢?
“天龙三号”是天兵科技对标SpaceX猎鹰9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它采用9台天火12发动机并联。其中,一级可重复使用10次,起飞推力约为770吨,近地轨道运力为17吨,太阳同步轨道运力为14吨。
此外,天龙三号还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比如最大长细比、不锈钢3D打印发动机等,用以提高性价比和可靠性。
24年6月,天龙三号在进行一级火箭动力试车时发生事故,导致本不应该起飞的火箭起飞并坠毁在了大山里。
虽然这一事故让天龙三号原定的首飞无法进行,但它仍是天兵科技未来发展的重点,公司计划于2025年进行首飞(原计划是5月,后来推迟至7-8月,不过现在已经8月了,截至今日还没有首飞的消息)。
如果要简单记住天兵科技,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几点来总结:
“专业人才专注液体火箭”-“三机两箭”-“我国首个成功入轨的民营液体火箭公司”/“ 全球第一个首飞就成功的民营液体火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