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星河动力:我国‘发射次数最多、成功次数最多’的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公司

星河动力:我国‘发射次数最多、成功次数最多’的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公司

星河动力通过多次成功融资和自主研发,成为我国发射次数最多、成功次数最多的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公司,拥有‘谷神星’和‘智神星’两大产品系列,涵盖固体和液体火箭技术。

  • 星河动力通过多次融资成为我国发射次数最多、成功次数最多的民营商业火箭公司
  • 拥有“谷神星”(固体)和“智神星”(液体)两大产品系列,覆盖不同运力需求
  • 自研“光年”和“苍穹”系列发动机,形成全链条产品体系

源自 |蓝色的红海蓝色的红海 2025-07-27 20:46

2018年2月,北京顺义一间不到100平方米的老旧民房里,刘百奇凝望着墙上的“光年一号”固体发动机的CAD图。

他刚刚辞掉航天一院总体主任设计师的职位。拉着曾在六院当过总指挥的刘建设、中科大博士夏东坤,以及发动机总设计师程圣清,四个老同事凑了200万,算是把公司“点火”了。

而真正让火箭飞起来的,则是另一笔钱。

2018年5月,刘百奇拎着电脑去了元航资本。他把屏幕转向投资人,播放了一段 30 秒的试车视频,画面中,30 吨级固体发动机喷出蓝白火柱,推力曲线稳得像心电图。投资人沉默了一会后问道:“多久能首飞?”刘百奇答:“固体18个月,液体36个月。”对方的回应是:2000万天使轮,条件是2019年必须试车成功。

刘百奇回到顺义,连夜把试车台从河北廊坊搬到了固安,用集装箱焊成简易厂房。9个月后,发动机轰鸣声盖过了隔壁养鸡场的公鸡叫,而天使轮的钱也烧得只剩200万工资。

天使轮的钱花光那天,刘百奇在固安试车台边录了一段8秒的视频:火焰冲出导流槽,把地面烤得发白。他把视频发进投资人微信群,配文“30 吨级,稳!”

三天后安芙兰资本合伙人赶到固安,看完试车台后,1亿元的支票稳了——这就是2019年初的天使+轮。刘百奇用这笔钱买了第一台五轴机床,把试车台升级成能模拟太空环境的振动台。

而真正让投资人排队的时候,则是2019年11月7日。

那天凌晨4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温到了零下18℃,谷神星一号遥一喷着火焰升空。刘百奇在300公里外的大厅里攥着对讲机,听到“星箭分离正常”后,眼泪直接砸在了地板上……

首飞成功,普华资本、华强资本领投的Pre-A 1.5 亿元到账了。这1.5 亿元让团队从40人扩充到120人,也让他们租下了亦庄的整栋厂房。

2020年9月,谷神星一号遥二准备第二次发射。星河动力以:固体小运载现金流曲线、液体大运载技术路线、海上回收时间表等,获得了华强资本领投的的2亿元A轮融资。

2021年7月,暑气蒸腾的亦庄工厂旁,东方富海的尽调团队把一间快捷酒店当成了临时指挥部。三个月里,他们白天钻进总装车间,夜里把 PDR 报告翻到卷边。11 月6日0点17分,刘百奇的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B 轮 12.7 亿元已到账。他看着厂房里仍亮着的灯,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2023年9月,星河动力在北京完成C轮的11亿元融资……

这就是以融资为主线的星河动力的故事(讲融资太枯燥了,里面加入了一些故事化的场景)。

其实做火箭的公司虽然各自有自己故事,但大体也会有些的类似,所以就想尽量从不同角度来聊。

星河动力凭借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为了我国发射次数最多、成功次数最多的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公司。目前形成了“固液并举”的“谷神星”和“智神星”两大产品系列,共4个型号,覆盖了从300公斤到30吨的完整运力梯度。

“谷神星”系列共有两款,是固体火箭。

“谷神星一号”是一款四级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长19米,直径1.4米,起飞质量约为30吨,其运力为500公里太阳轨道300kg,近地轨道400kg。它研制周期短、发射准备快,并支持陆地和海面发射,已成功发射了18次,上面说的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民营火箭就是它。

2020年11月,“谷神星一号”的成功首飞,也成为了我国民营第二枚正式入轨的商业火箭。2023年9月5日,“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一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成功也是我国民营火箭的首次海上发射。

而“谷神星二号”是一款升级的固体火箭,运力为500公里太阳轨道1.3吨,近地轨道1.6吨,其起飞质量约为100吨,兼顾海陆发射,可拓展电磁轨道发射(之前有详细说过,想了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下之前的文)。

“智神星”系列则是液体火箭,也有两款。

“智神星一号”是一款两级的液氧煤油可重复使用的液体火箭,直径3.35米,起飞质量约290吨,运力为近地轨道8吨,配上面级的话可达10吨。其主动力为50吨级的“苍穹”液氧煤油发动机,具备深度变推、多次启动、垂直回收的能力,官方计划于今年8月底首飞。

“智神星二号”则是一款通用芯捆绑构型的液氧煤油大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力为30吨,通过模块化组合,可覆盖低轨、高轨、深空探测任务,面向大型星座组网及空间站货运等需求。目前处于研制阶段,暂无发射日期。

跟别的火箭公司一样,星河动力也有自研的发动机,分别为“光年”系列固体发动机和“苍穹”液氧煤油发动机,以及自研的5N-2.5KN的轨姿动力系统,形成火箭、发动机、姿控动力全链条的产品体系。

要记住星河动力,除了“我国发射最多、成功最多”,两个多以外,还可以用“谷神星、智神星,固液并举,实现海陆发射,拓展电磁弹射”。这样的顺口溜来记忆。